第九十六章情毒(1/2)
老道人名叫席乌首,以扇为法宝的女人名叫席饮烟。
她是老道人的独女,也是太乙宫唯一的师姐。
山门弟子不过几十人,弟子们平日除了早练诵经之外,便专注于炼丹修行。
苏真与童双露在太乙宫暂住下来。
在帮老道人驱毒疗伤的过程中,苏真体内的药典仿佛活过来了一样,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。
它像是一颗白色的心脏,在吞炼毒物的过程中涨落收缩,越发强健,几天的磨砺之下,药典修到了新的境界,由白色转为更玄妙的紫色。
药典所炼的精纯灵气灌入体内,涤荡经脉,停滞许久的境界竟也有松动的迹象。
童双露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,她不服道:“老君真不公平,凭什么那么多好人不长命,而你做好事总有好报?
你的运气总这般好?”
“不是。”
苏真回答。
“不是?
哦,那你的意思是,我是你的福星啦?”
童双露思路转的飞快,她素指勾起一缕秀发,在指尖打着转儿,唇角勾起甜丝丝的笑,凑近问:“你的医术是在哪里学的?
通天教也有几位精通医术的老人,可依我看,他们似乎都不如你。
你的法术、刀术、医术皆堪称一流,究竟师承何方呢?”
苏真道:“我师承鹿斋缘。”
童双露愣了一下,咯咯地笑道:“越是与你相处,越发现你这人其实很小心眼。”
“为什么?”
苏真问。
“你明知道我崇敬通天教的老祖童秋听,所以故意拿鹿斋缘这个名字来压我,不是么?”
童双露微恼。
“随你怎么想。”
苏真说。
童双露在他身旁坐下,身子微微朝他倾斜,很近地打量他的脸,问:“对了,我其实一直有个疑问想讨教陈大侠。”
也不管苏真愿不愿意说,她已直截了当地发问:“你的道侣是谁,她现在在哪儿?
为何没有陪在你身边呢?”
“你想做什么?”
苏真皱眉。
“我可没想杀她。”
童双露忙道。
苏真眉头皱得更紧。
童双露轻声辩解:“我只是很好奇,你这样的人,到底会喜欢什么样的女人。”
“我不能告诉你。”
苏真说。
“为什么?”
童双露问。
“告诉你也没有任何意义。”
苏真声音轻了些。
“没有意义?”
童双露听出了他语气中的低落,猜到了什么,心尖一颤,用酥软的声音试探:“她难道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么?”
苏真本想反驳,又觉得这话好像也没什么错,他不愿解释,干脆闭目不言。
童双露一瞬不瞬地盯着他,纤长卷曲的睫毛轻轻翕动,心道:‘难怪他总是与人隔着一层厚厚的壁障,原来是藏着这样的伤心往事,他医术如此高明,能解世上千百种毒,可又怎能解得了心中情毒呢?
’ 思及此处,少女竟也感到伤心。
她不知自己为何悲伤,又生怕对方瞧见,笑得更加清甜柔美。
幸灾乐祸似的。
之后,童双露终日打坐修行,领悟古驼山中所悟剑意。
偶尔闲暇时,她也会在太乙宫中闲逛,视察弟子们炼丹。
她不懂炼丹,却爱指点。
“你这放的是什么?
又青又紫,看着就不像好物。”
童双露问。
“哦,这是白练蛇的紫胆,并不贵重,灵气却是精纯,用来调解丹材烈性极为合适。”
那名弟子回答。
“既然这东西这么好,为什么只放一颗?
多放一些会怎样?”
童双露又问。
这个问题明明很简单,却给这弟子问愣住了。
他心想,什么多放少放,按丹书上的配比来放不就成了?
苏真恰好路过,听到了他们的对话,便道:“喻经里有个故事,说是有位愚人尝菜无味,很不高兴,主人便在他菜里多加了点盐,菜果然变得美味多了,愚人心想,一点盐就能让菜变得如此美味,看来这盐是世上至味之物,便在菜里加了一大把,你猜怎么样?”
‘这是在说我笨呢。
’ 童双露心中了然,却佯作无辜道:“奴家可猜不出来,不若下次煮粥时,我给你放一大把试试?”
“试试挨打的滋味?”
苏真也不退让。
“你…”
童双露知道打不过他,也不争辩,幽幽讥诮:“陈大捕头好大的威风呢。”
一旁炼丹的弟子听见后,只是笑了笑,他对他们的争执早已习以为常。
太乙宫的生活很平静。
朝露为伴,昏鸦为邻。
落叶萧萧,炉火煌煌。
如此日复一日,童双露常常生出已在这里修行多年的错觉,连同这毒物遍野的大山,在她眼中也明秀了许多。
那只红嘴乌鸦也没骗人,它不仅巡山,而且真的救人。
除了救人,也救精怪。
昨天,它刚叼了个误食毒果的樵夫,今天,他又叼了条受伤的红色大鲤。
弟子们将病人团团包围,殷勤医治。
这条翻着白眼、口吐白沫的红鲤竟真给他们治好了。
童双露对这乌鸦刮目相看,不由问:“玄鸟大仙,你过去是在哪修炼的,这一口人言真是流利到无可挑剔。”
红嘴乌鸦实诚道:“大招寺镇魔塔。”
“什么?”
童双露吃了一惊,问:“你是大招寺里逃出来的?”
“不是逃出来的,是飞出来的。”
红嘴乌鸦问:“你不相信吗?”
“不是不信,只是你这镇魔塔里的大妖,怎么会来给这小院看门?”
童双露问。
红嘴乌鸦似被问住了,眨巴着眼珠,像是什么也记不起来。
席饮烟帮着解释道:“当初我们迁徙入毒山,为炼仙丹避世而居,可其他三脉的长老却忌惮我父亲的丹术,怕他金丹大成,继承掌门之位,于是重金雇了杀手要来灭我们满门。
谁料这些杀手在山下遇到了一头魔鸟,被尽数杀死,啄了眼珠,魔鸟也在厮杀中身负重伤。
这魔鸟虽是无心之举,却也化解了我宗的灭门大难,父亲感怀它的恩德,就将它带回宫内。”